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快讯 >

“我从高职毕业,当了清华老师”

时间:2023-05-04 15:06:43    来源:央视新闻
05:09

陕西姑娘邢小颖高职毕业后,以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在清华大学担任实践教学指导老师。今年29岁的她,已在清华任教9年。

此前,她的讲课视频在网上播放量过亿。火出圈的她,引来更多关注,有人赞叹她“太优秀”,也有人质疑:“高职生教清华学生,你真的行吗?”


(资料图)

即将而立之年的邢小颖,面对职业的挑战、人生方向的选择……她有着怎样的答案?19岁那年在清华当实习老师备课时她哭过后接着练“填砂和扣篮的动作是一样的”“砂箱填满后要用‘解压神器’把土夯实”“撒分型砂就像烧烤时撒孜然,要快速且均匀”……在铸造实践课上,邢小颖一边麻利地挥动工具示范操作,一边讲解着动作要点,不时“抖个包袱”。邢小颖介绍,铸造是汽车发动机等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清华,除了工科学生必修的金属加工工艺实习外,还设有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选修课,会将铸造、3D打印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融合到实践教学中。“我们在实践课程中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到新时代‘大国工匠’精神。”热烈又朴实的课堂氛围,让邢小颖的课火出了清华就连参与跨校选课的北大学子都直呼“一课难求”,一名学生说:“我是大四才抢到小颖老师的课。”不仅如此,她的讲课视频被传到网络,播放次数很快破亿,就连出门买菜,都有阿姨直接喊出她的名字。△邢小颖的课程视频截图“宝藏老师”的光环背后,是一条伴随着汗水与泪水的路。2013年11月,以实习老师的身份踏进清华校园时,来自陕西渭南的邢小颖只有19岁。“我和同学们坐了12个小时的绿皮火车,第一次来到北京。”那时还是高职生的她,面对与自己年龄差不多的清华学生,心里是忐忑的。“万一他们问问题,我答不上来怎么办?”提起那段时光,邢小颖记忆犹新:“压力很大,我讲不好就在厂房里哭,哭完再继续讲。常常结束就是深夜了,看着清华校园的点点灯光,我就想我的路该往哪走啊。”她给老家的父母打电话,他们心里放不下“北漂”的女儿,但还是鼓励她:“做事就做好,尽力了就没什么遗憾。”她横下心,心思全放在备课上。空闲时去蹭课,看有经验的老师傅如何讲;下班后,她就去空荡荡的老厂房教室,把工具想象成学生,和“他们”互动。第一次独立给学生讲课,邢小颖备课到午夜,迷迷糊糊快睡着时,脑子里还是讲课思路。功夫不负有心人,那节课学生的反馈不错,她顺利迈出了第一步。△邢小颖第一次独立给学生讲课

就这样,扎实度过实习期后,刚刚20岁的邢小颖,以专业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正式被清华大学聘用为实践指导老师。

她激动地给家里打电话,告知这个消息。安顿下来后,她接母亲来看看她工作的校园。“那是我妈妈第一次来清华,她总是叮嘱我,人要有一技之长、真才实学,内心才会充实。”

高职生教不了清华学子?

她用实力回应质疑

邢小颖说,与清华结缘,起源于2011年高考后的那个决定。

当时,她的成绩无缘本科。是复读还是上专科?邢小颖纠结了一阵子,听说“材料专业的毕业生很抢手”,最终选择了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

没想到上第一节课时,老师十分惊讶:“居然有女生选这个专业?”她很快理解了这种惊讶:原来学材料是个体力活,铸造需要经常搬砂箱、翻砂,男生都大汗淋漓,对瘦小的她更是不小的考验。

△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读时的邢小颖

邢小颖从体能练起,课余时间她跑步锻炼,每次实训课她都是第一个到,砂箱一箱接一箱,拆了练,练了拆。也正是凭借这股不服输的劲,成绩优异、朴实勤奋的邢小颖争取到了去清华大学实习的机会,并通过重重考核顺利入职。

时至今日,邢小颖教过的学生接近三万。但高职生的身份,仍时常为她引来质疑。“有人给我留言,到底是学生教你,还是你教学生?”

邢小颖并不急于撕掉“高职生”的标签,“把当下的工作做好”,是邢小颖应对挑战与质疑的方式。

她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特别的日历,她会写下密密麻麻的待办事项,每完成一项就做个标记。几年来,她坚持今日事今日毕,几乎不拖延。

每次上课前,她依然会认真地将讲课思路整理出来,并反复打磨修改。

邢小颖的备课讲稿↓在清华任教九年,邢小颖完成了一份份成绩单:完成了专升本考试;考取热加工工艺方面的教师资格证;连续八年获评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实践教学特等奖和一等奖。今年4月,她还获评清华大学优秀实验技术人员。

每学期的第一堂课上,她都会坦率地告诉学生,自己曾是一名高职生。“别人贴的标签,我无所谓。我知道自己的路怎么走,不管起点高低,努力总会带来希望。

每朵花都有不一样的花期未来她有了新目标

邢小颖所在的团队,将铸造课打磨成了全国“王牌课程”,还不断进行创新。他们根据最新的技术和学生的反馈,开设了个性化首饰设计及制作等课程,让设计理念与设计实践更密切地结合起来。

工作中对自己上满发条,课堂上她对学生却强调“慢节奏”——她不喜欢用布置任务的方式去推动学生完成作业,而是鼓励他们慢慢来,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

“我们每个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不一样,就像每朵花都有不一样的花期,总要给时间让他们去学习、进步,这个是不能着急的。”

生活中的邢小颖,上有老下有小。父母一辈子省吃俭用,她的心愿是多带老人出去看看。4岁的女儿正是活泼爱动的年纪,课后邢小颖要忙教研、备课,也要平衡“带娃”时间。有时,挤出时间就陪女儿在校园里玩一会。邢小颖笑称,“当老师、做妈妈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邢小颖一家

未来,邢小颖继续开启新的一程,她正在努力备考研究生,想继续丰富自己,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课程。

30岁刚刚好,这是我人生中最好的阶段和起点,来日方长。”

央视新闻青年人物故事专栏《而立》,记录青年的奋斗故事,青春正好,而立前行。

监制/李浙 制片人/马文佳

主编/杜显翰 王瑄

记者/马文佳 李娟视频/王瑄 编辑/李娟 张娅喃 实习编辑/朱青城摄像/杨光 李林松 调色/杨振江平面设计/小红书博主@王小乐LeLe @亿词君校对/张天宇

鸣谢/清华大学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刘波

标签:

上一篇:水木童年 幸福成长

下一篇:最后一页

郑州管城区、二七区今天开展核酸检测,最全采样点看这里

今天(5月18日)郑州市管城区7:00—17:00二七区9:00—16:00开展核酸检测管城回族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在全区范围开展新冠病

2022-05-19

郑州发布99号通告:调整封控管控区域

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调整封控管控区域的通告(2022年99号)根据疫情形势变化,经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自5月18日

2022-05-19

5月17日河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例

5月17日0—24时,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郑州市3例),含1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在郑州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例(郑州市6例

2022-05-19

【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锁定“云游麦田里的博物馆”直播,探寻最早中国

黄河孕育华夏,麦穗延续苍生,文物折射历史,历史照亮未来。看直播 抽门票为全面展示郑州城市魅力,深入塑造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品牌体

2022-05-19

郑州约谈百果园郑州地区负责人

今日记者获悉,针对近期成都、武汉相继曝出百果园销售腐败变质水果切盘的负面新闻,为全面加强能力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2022-05-19

全力备汛!郑州94支队伍10313人集结到位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郑州市2022年城市防汛工作会议上了解到,郑州市组建了94支共10313人的防汛应急抢险队伍。目前,这些队伍正在全力备汛。据

2022-05-19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河南四大文旅集团入榜全国文旅集团品牌影响力百强

2022年5月16日,迈点研究院发布《2022年4月中国文旅业发展报告》,河南省的四个知名文旅集团,银基文旅集团、建业文旅、洛阳文旅集团、河南

2022-05-19

图集|来自郑州五月的浪漫,闯入莫奈的花园

遇见郑州五月的浪漫,走进这片虞美人和矢车菊的花海,彷佛置身于莫奈的花园。色彩缤纷的花儿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好似步入童话般的世界。

2022-05-19

郑州市普通中专采用网上报名 志愿填报时间为5月22日〜25日

5月17日上午,《2022年郑州市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发布,今年,郑州市普通中专采用网上报名。普通中专志愿填报时间为5月22日至25

2022-05-19

援沪情深!上海浦东张江方舱医院今日胜利休舱

休舱啦,胜利啦。5月17日上午,随着最后46名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舱,由河南、内蒙两省援沪医疗队先后托管的上海张江方舱医院正式闭舱。上海

2022-05-19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