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新消息丨厄尔尼诺让全球进入“烧烤”模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梓
【资料图】
6月20日一早,小尤金·盖茨离开家,前往他负责的派送区域,挨家挨户送邮件。66岁的他是美国得克萨斯州兰开斯特市的邮递员,已经为美国邮政局工作了近40年。当地居民说,他是“最贴心的人”。
下午4点刚过,盖茨的妻子卡拉接到一个电话:盖茨倒在一户人家的前院里,被紧急送往医院,不治身亡。
卡拉告诉美国福克斯新闻台,盖茨走的是每天的“正常路线”,但出事的那天酷热难当——体感温度达46.1℃。这是当地自1980年以来的最高温度。
今年4月起,热浪陆续侵袭世界多地。据印度《印度斯坦时报》、孟加拉国“孟加拉24小时新闻”网、新加坡《联合早报》等报道,亚洲遭遇了史上最严重的热浪,南欧和非洲北部也提前迎来热浪,西班牙、葡萄牙和阿尔及利亚的气温同比高出约20℃。
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烧烤”模式。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称,全球平均气温在6月初达到有记录以来的同期最高水平。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近日发布警报称,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出现,预计将持续到今年冬季。
厄尔尼诺现象的显著特征是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域水温异常升高。198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有12次刷新纪录,其中10次发生在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年份。厄尔尼诺的强度越大,对全球平均气温的提升就越明显。比如,2014年至2016年曾出现超强级别厄尔尼诺现象,这3年中,全球平均气温连续创下纪录。气候专家预测,此次厄尔尼诺现象出现较早、发展空间大,发展为中等强度的概率达到90%,这意味着,极端天气将来得更频繁、更剧烈、范围更广。
英国《卫报》称,亚洲多地遭遇极端热浪,多国与高温相关的死亡人数打破历史纪录。
马来西亚气象部门称,人们需准备好应对更干燥的夏季。在该国柔佛州,酷热令养鸡场的鸡食欲不振,肉鸡供应可能减少20%。吉兰丹州的稻田受高温和干旱重创,稻米产量减少,品质不佳。
泰国同样面临干旱的夏季。泰国《曼谷邮报》称,泰国国家水资源办公室官员呼吁农民“配合”,今年只种植一次水稻,此后改种耗水量不大的作物。
印度尼西亚政府建议农民购入更多的抗旱种子。印尼总统佐科表示,今年该国将进口200万吨大米,为厄尔尼诺现象可能造成的粮食安全问题做好准备。
世界气象组织5月22日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1970年至2021年间,全球各地报告极端天气等引发的灾害近1.2万起,导致超过200万人死亡。
报告指出,90%以上的与极端天气有关的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医疗设备和降温系统,在气候灾难中更加脆弱。热浪不仅危害人类健康,还会造成林火肆虐、水电短缺,严重影响农业,重挫经济发展。
以越南为例,作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之一,该国95%的出口大米产自位于湄公河三角洲的主要水稻产区。《联合早报》称,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导致当地水量减少,农业严重受挫,粮食价格和国家经济受到直接影响。近年来,越南每年因极端气候损失约24亿美元。世界银行认为,到2050年,越南的损失可能达到该国GDP的12%。
英国研究人员发表在环境期刊《自然-永续性》上的一项研究认为,最受极端高温威胁的人是较贫穷国家的居民,而他们的人均碳足迹最少。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尼日利亚人均每年排放约0.5吨二氧化碳,印度人均排放约2吨,而欧盟人均近7吨,美国人均高达15吨。
不过,由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加剧、城市密集,其脆弱性也在增加。欧洲环境署6月13日发布的报告称,自1980年以来,极端天气已导致19.5万欧洲居民死亡。目前,欧洲46%的医院、43%的学校位于气温比区域平均温度高至少2℃的城市“热岛”中。城市“热岛”比绿地吸收、保留更多的热量。欧洲环境署气候适应部门负责人布拉兹·库尔尼克指出,这使得弱势群体面临更严重的威胁,“加上热浪,未来,社会将承受相当大的风险”。
报告举例称,在2003年8月的热浪中,英国西米德兰兹郡城市的相关死亡率比该郡农村地区高一倍。
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温的影响通常在它出现后一年内显现,因此,明显的影响可能在2024年到来。世界气象组织5月警告称,未来5年内,厄尔尼诺现象和持续的温室气体排放将把全球气温推向新高,热浪将更频繁、更极端,刷新高温纪录的可能性高达98%。
“(厄尔尼诺现象)将与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相结合,推动全球气温进入未知领域。这将对人类健康、粮食安全、水资源管理和环境造成深远影响。”世界气象组织前秘书长佩蒂瑞·塔拉斯说。
减排以应对气候挑战,已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议题。4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再次呼吁各国采取深入、快速和持续的碳减排行动,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留给人类的时间或许不多了。发表在《自然-永续性》上的研究报告称,由于遏制全球变暖的政策乏力,到21世纪末,全球约22%的人口将暴露在危及生命的极端高温下;西非的布基纳法索和马里、南美洲的阿鲁巴、中东的阿联酋和卡塔尔将全境处于极端高温下,不宜居住。如果以绝对人数衡量,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是印度,届时,该国将有6亿人生活在致命的高温中;其次是尼日利亚(3亿人)和印尼(1亿人)。
“地球表面的宜居情况将被重塑,人类居住地可能大规模重组。”这份报告的主要作者、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全球系统研究所所长提摩西·莱顿说。
“我们必须及时应对,未雨绸缪。”欧洲环境署专家亚历山德拉·卡兹米耶扎克告诉法新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上一篇:荣耀赵明MWC上海发表演讲,呼唤行业千帆竞渡,告别苹果一家独大
下一篇:最后一页

郑州管城区、二七区今天开展核酸检测,最全采样点看这里
今天(5月18日)郑州市管城区7:00—17:00二七区9:00—16:00开展核酸检测管城回族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在全区范围开展新冠病
2022-05-19郑州发布99号通告:调整封控管控区域
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调整封控管控区域的通告(2022年99号)根据疫情形势变化,经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自5月18日
2022-05-195月17日河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例
5月17日0—24时,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郑州市3例),含1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在郑州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例(郑州市6例
2022-05-19
【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锁定“云游麦田里的博物馆”直播,探寻最早中国
黄河孕育华夏,麦穗延续苍生,文物折射历史,历史照亮未来。看直播 抽门票为全面展示郑州城市魅力,深入塑造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品牌体
2022-05-19郑州约谈百果园郑州地区负责人
今日记者获悉,针对近期成都、武汉相继曝出百果园销售腐败变质水果切盘的负面新闻,为全面加强能力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2022-05-19
全力备汛!郑州94支队伍10313人集结到位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郑州市2022年城市防汛工作会议上了解到,郑州市组建了94支共10313人的防汛应急抢险队伍。目前,这些队伍正在全力备汛。据
2022-05-19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河南四大文旅集团入榜全国文旅集团品牌影响力百强
2022年5月16日,迈点研究院发布《2022年4月中国文旅业发展报告》,河南省的四个知名文旅集团,银基文旅集团、建业文旅、洛阳文旅集团、河南
2022-05-19
图集|来自郑州五月的浪漫,闯入莫奈的花园
遇见郑州五月的浪漫,走进这片虞美人和矢车菊的花海,彷佛置身于莫奈的花园。色彩缤纷的花儿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好似步入童话般的世界。
2022-05-19郑州市普通中专采用网上报名 志愿填报时间为5月22日〜25日
5月17日上午,《2022年郑州市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发布,今年,郑州市普通中专采用网上报名。普通中专志愿填报时间为5月22日至25
2022-05-19
援沪情深!上海浦东张江方舱医院今日胜利休舱
休舱啦,胜利啦。5月17日上午,随着最后46名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舱,由河南、内蒙两省援沪医疗队先后托管的上海张江方舱医院正式闭舱。上海
2022-05-19X 关闭

X 关闭